2025-07-30
4924
掌握外媒報導策略 提升企業形象與聲量
在全球化資訊爆炸的時代下,企業如何有效利用外媒報導提升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這是許多企業面臨的核心問題。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獲得專業媒體正面報導的企業,在市場佔有率與客戶信任度上平均高出35%以上。掌握「企業必備的外媒報道策劃技巧」,已不再是選項,而是生存與發展的必要條件。選擇合適的媒體平台是成功的第一步
不同媒體擁有不同的讀者群與報導風格。例如《財經時報》偏好深度商業分析,《蘋果日報》則以快速時事報導為主。企業在進行外媒報道策劃時,必須先明確目標受眾與媒體定位。以科技新創公司為例,若想吸引投資人關注,應優先媒合專業科技媒體;若目標客戶為一般消費者,则需考慮生活風格類媒體的合作機會。 成功的案例來自台灣某知名電商平台,在IPO前夕主動聯繫國際商業記者進行專訪,透過精準的媒體選擇策略,在上市前密集曝光於各大財經媒體頭版位置,最終順利完成募資目標。善用「故事敘事」手法吸引目光
傳統的新聞稿已無法滿足現代讀者需求。成功的外媒報導往往透過「故事敘事」手法展現企業價值。例如某台灣綠能科技公司,在說明太陽能板技術突破時,不直接列出數據報告,而是透過實際案例展示該技術如何幫助偏遠地區居民節省電費支出。 這種將技術轉化為生活價值的方式,在《BBC》與《國家地理》等國際媒體上獲得大量轉載。專業記者最樂於採訪那些能連結全球議題(如永續發展、碳中和)並展現獨特視角的故事主題。建立長期媒體關係勝過一次性的報導
許多企業誤解外媒報道只是單純的新聞稿投遞過程。其實成功的策劃案往往建立在長期關係經營基礎上。「企業必備的外媒報道策劃技巧」包含了媒合潛在記者、了解他們採訪習慣、提供持續性的內容素材等環節。 某台灣科技製造商的成功經驗顯示:透過定期舉辦產業論壇並開放實驗室參觀給專業記者報考區產品技術細節,在三年內累積超過20位關鍵產業記者成為其專屬來源專家(source expert),不僅提升報導品質更確保了資訊傳遞的一致性與權威性。數據分析助您優化未來策略
每次外媒報導後都應進行系統性檢討。「什麼樣的新聞主題最容易引發國際關注?」、「哪些時間點發布新聞效果最佳?」、「哪類型視覺內容更能促進轉載?」這些問題都需要透過數據分析找出答案。 推薦使用Google Analytics配合IFTTT工具串接全球各大媒體網站流量數據,進而建立屬於自己的媒體聲量評估指標(MEtric)系統。例如某台灣飲料品牌發現其永續發展相關報導在LinkedIn平台上獲得最高互動率(CTR達4.5%) ,隨即將後續所有相關企劃重心轉向LinkedIn內容優先投放策略。結語:從被動應變到主動創造話題
過去企業常處於被動等待媒體採訪的狀態;現在則需要轉變思維模式—將自己視為「新聞創造者」而非單純資訊提供者。「企業必備的外媒報道策劃技巧」的核心在於預見趨勢、創造價值並有效傳遞訊息給正確對象。 建議每季進行一次完整的媒體策略檢討會議;不僅評估過去成效更需預判未來半年至一年間可能發生的重要行業事件(如新法規出台、關鍵人物變動等),提前布局相關話題準備工作。掌握外媒報導不只是溝通橋樑更是塑造全球視野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