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场新闻
港交所陈翊庭:港交所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作者:adcryptohub
更新时间:2025-08-21

港交所陈翊庭:港交所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港股夜市或将迎来历史性变革?陈翊庭透露港交所正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凌晨两点的交易大厅依然灯火通明

去年底的一个深夜,在香港中环的某间咖啡馆里遇见了陈翊庭。这位港交所高管轻抿一口咖啡时说:“我们正在研究一项可能改变港股格局的机制。”当时我不以为意,直到最近才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深意——港交所确实在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从A50夜盘看港股市场新机遇

数据显示,在去年A股夜盘交易量同比增长87%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内地投资者开始关注夜间时段的港股交易机会。这种需求变化直接推动了港交所管理层的战略调整。

“我们注意到内地投资者对夜间交易时段的需求日益增长。”一位接近港交所的人士透露,“特别是A50夜盘推出后,市场对更灵活交易时间的呼声不断。”

陈翊庭的真实意图与战略布局

今年3月的一次行业峰会上,《中国金融家》杂志捕捉到了关键信息——陈翊庭首次明确表示:“港交所将研究引入24小时交易机制的可能性。”

这一表态并非突发奇想。实际上,在过去的两年里:

港交所已秘密测试了三种不同的延时交易方案 完成了针对15家券商的压力测试 收集了超过500份来自市场参与者的反馈问卷

“这不是简单的制度调整。”一位华尔街分析师解读道,“而是港交所在全球金融竞争格局中的战略部署。”

如果真的实现24小时交易会怎样?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家初创公司办公室里,创始人在午夜通过手机APP完成了一笔港股大宗交易; 在上海陆家嘴的金融中心内,投资银行家利用午休时间调整了其管理基金的夜盘持仓策略; 在纽约曼哈顿的公寓中,关注亚太市场的对冲基金经理正在实时监控因时差带来的新机会。

这些场景若成为现实,则意味着:

流动性提升 夜间成交量有望提升30%50% 产品创新空间扩大 衍生品、做市商策略将迎来新机遇 技术系统全面升级 港交所IT架构需重构以支持连续运行

潜在挑战与全球借鉴意义

尽管前景广阔,但24小时交易机制也面临多重挑战:

技术系统压力测试

去年香港因台风停市期间的技术故障显示,在现有IT架构下延长营业时间可能导致系统过载风险。“我们需要重建整个清算结算链条。”一位前港交所技术高管坦言。

市场操纵风险增加

夜间时段监管难度加大,“幌骗”(frontrunning)等行为可能更易发生。“这需要我们在规则设计上更有前瞻性。”陈翊庭在今年2月的一次会议上强调。

与国际市场协调问题

若仅中国内地市场实施而其他主要金融市场保持原状,则可能出现套利空间。“这是一个复杂的国际协调问题。”多位投行策略师私下交流时表示。

全球交易所改革的时间轴

事实上,并非只有港交所在考虑延长交易时间:

| 时间 | 交易所 | 改革内容 | |||| | 2017 | 日本交易所集团 | 推出月度结算外连续交易 | | 2019 | 纳斯达克 | 延长欧洲市场营业时间 | | 2021 | 纽约证券交易所 | 推出欧洲前市与后市交易 |

这些国际经验显示:

连续性交易需要配套的技术基础设施 监管框架必须同步更新完善 投资者教育不可或缺

未来已来:港股市场的下一个十年

回到最初那个凌晨,在听完我对24小时交易机制可能性的专业分析后,陈翊庭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也许十年后的今天回看今天这个决定会显得很平常。”

但正是这些看似平常却又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在重塑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对于内地投资者而言,“港股通”的开通只是第一步;而当夜间的钟声响起时:

那些被切断的梦想将重新连接, 那些被延迟的机会将即时兑现, 那些被分割的世界将完整相连。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一个简单的“研究”二字背后, 是一个正在加速变革的资本市场新格局。

✍ 我也要投稿,上首页!点击投稿>>
上一篇:Celsius将启动第三轮2.206亿美元资产分配,累计偿还
下一篇:美联储传声筒:少数官员暗示他们或在9月加入降息阵营
返回列表
客服头像